热门搜索:网页游戏 火箭球赛 热门音乐 2011世界杯 亚运会 黄海军演
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 >> 调查追踪 >> 内容

盱眙70岁夫妇被人围堵控制,二十年承包期内鱼塘被施工强拆一分不赔,村干部:符合程序

时间:2025/4/29 13:33:04 点击:

在乡村建设与生态治理的推进过程中,退圩还湖公共空间治理等举措,本应是推动乡村可持续发展、优化生态环境的有力引擎。然而,在盱眙县,这些政策的落地却引发了一系列严重问题,徐女士一家的经历,便是此类矛盾的典型代表。

承包经营:从荒芜到繁荣的艰辛历程

1989年,徐女士的父亲承包下一片毫无标准圩埂的低洼地,开启长达20年艰辛创业。一家人不辞劳苦,不断投入人力、物力,修整圩埂、完善灌溉设施。多年如一日的付出,让这片荒芜之地,变成如今规格良好、高产的鱼塘,既为家庭带来稳定收入,也助力当地渔业发展。

2006年10月8日,徐女士的父亲与盱城镇赵岗村(现雨露社区)村民委员会签订赵岗村鱼塘承包合同。合同明确承包期自2006年10月8日起至2028年12月31日止,鱼塘位于赵岗村(现雨露社区)境内,面积62亩。约定鱼塘所有权归委员会,徐女士的父亲享有使用管理经营权;承包金按年每亩计,合同签订时徐女士的父亲支付部分款项,剩余承包金从2018年12月开始缴纳,且因鱼塘堤埂受损严重,修复费用由徐女士的父亲承担。这一合同是徐女士一家合法经营的重要依据,也承载着他们对未来的期望。

征收风云:补偿乱象与强拆暴行

面积与租金追缴风波

2023年6月,盱城街道雨露社区以“公共空间治理”为由,安排专业测绘人员对鱼塘重新丈量,认定鱼塘面积为147亩,较原合同多出85亩。随即双方签订补充协议,要求按多出面积追缴2020-2022年三年租金25,500元,自2023年起按540元/年/亩收取租金(实测面积147亩,年租金79,380元),需在合同签订7日内缴清当年租金,租赁期限维持原合同约定。徐女士的父亲因面临“不交钱即收回池塘”且被告知池塘将拆迁,无奈签字并补交租金。但对于租金追缴和提高租金的合法性,徐女士一家始终心存疑虑,却被迫接受。

退圩还湖项目中的补偿迷局

2024年6月,当地政府推进“退圩还湖”项目,该鱼塘被纳入征收范围。徐女士咨询村官李主任时,得到无偿征收无补偿的回复,而向县水利局咨询后,得知有相应补偿政策。2024年12月30日,徐女士与村干部沟通圩埂和设施补偿,未能达成一致,村干部称池塘圩埂非承包人建设所以无补偿(但补缴租金时却以承包人责任为由)。此后,徐女士上访至当地信访局无果,2025年1月14日又上访至江苏信访局,虽被告知相关部门会协商,却一直未接到村里通知。期间补偿款发放,可多交费用去向不明,面对村干部和执法部门压力,徐女士一家孤立无援。

强拆暴行:合法权益的无情践踏

2025年4月1日,在补偿未解决、合同未到期且赔付未到位的情况下,村干部组织大批人员强行施工,推平徐女士家鱼塘,还将其70岁父母围挡不许靠近。当时鱼塘有大量鱼苗,圩埂有电缆物资,皆毁于一旦。徐女士当天拨打4次110报警,民警未阻止违法施工,反将其家人带至派出所“协调”。在派出所,村谢书记承诺4月10日前退回2023、2024年多交租金,帮忙协调住房,现场继续施工。但到了4月10日,承诺未兑现,鱼塘也早已面目全非。

4月11日,徐女士前往当地110接警中心和调解中心,申请出警通知单和调解书,查询系统有出警记录,却被告知需等一周。4月17日再次申请,被告知不可出具出警和调解书,通报拨打110投诉后,出警人员随便给了别人的出警记录,上面的时间和信息都对不上,在正义的执法部门既然还有如此操作?事件期间,徐女士拨打5次12345热线,无人与她实质性沟通,仅收到满意度调查短信,且显示案件已结案、已赔偿,郭部长也已确认,但赔偿款金额和去向不明。徐女士强烈要求相关部门正视强拆违法性,赔偿毁坏财物,履行退回租金、解决住房的承诺。

在整个事件中,2024年8月项目推进时,补偿款发放却疑点重重。多交费用去向不明,款项流向成谜。2024年12月27日的12345平台回复,对钱款不明、强拆违法等核心诉求含糊其辞,回避关键矛盾,徐女士合理诉求未得到正视。

居住困境:住房安全面临威胁

徐女士家住在四山湖边上,2024年底周边邻居因拆迁搬走,当时村干部称其家不在拆迁范围。但2025年2月,村里拆除其家住房周围圩埂,使其家孤立于湖中,生活生产安全受严重威胁。3月25日,徐女士就该问题上访至江苏信访局,至今无人沟通,未得到处理结果。徐女士迫切希望相关部门解决住房安全隐患,给出合理安置方案。

如今徐女士的父母均已70岁高龄,辛苦了一辈子,如今基本生活和安全保障却无法落实。当地虽有《洪泽湖区域退圩还湖治理工程盱眙县内工程(盱城段)建设项目区清障补偿实施方案》,但徐女士一家合法权益在实际执行中未得到有效保障。

深度剖析:矛盾背后的信任危机与发展阻碍

诚信体系:基层执行失准,信任基石动摇

此次事件中,从租金强行追缴,到补偿款去向不明,再到强拆行为,基层执行环节严重缺乏诚信。基层相关部门未依合同与事实办事,威逼强迫追缴租金,在补偿和拆迁上隐瞒真相、出尔反尔,极大损害政府公信力。若不纠正,民众将对政府政策执行产生怀疑,阻碍未来工作推进,破坏乡村治理信任体系。

社会影响:民生根基受创,乡村发展受阻

徐女士一家的遭遇,对当地社会产生了广泛而恶劣的影响。对其家庭而言,经济来源瞬间断绝,生活陷入窘迫困境;对当地渔业发展而言,这一事件给其他养殖户敲响了警钟,严重打击了他们对合法经营的信心,可能致使部分人放弃渔业养殖,进而影响当地特色产业的发展;从乡村社会层面来看,严重破坏了当地的社会秩序与和谐氛围,外界对该地区的投资与合作意愿也会因此大幅降低,阻碍乡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与繁荣。

社会省思:强化权益保障,重塑乡村治理秩序

乡村发展与生态治理旨在实现公共与群众利益双赢。但徐女士一家合理诉求被漠视,权益受损。相关部门若不正视问题、积极纠错,何谈乡村振兴?怎能让民众相信政策善意?在法治社会,为何徐女士一家权益得不到维护?希望相关部门迅速行动,彻查真相,给徐女士一家公正交代,给社会满意答复,保障群众权益,重塑乡村治理公平正义。只有将群众利益置于首位,确保政策执行公平公正,用心解决群众难题,才能实现乡村发展美好愿景,让乡村成为幸福家园。

来源:https://zhuanlan.zhihu.com/p/1900210755372025377

作者:不详 来源:网络
相关评论
发表我的评论
  • 大名:
  • 内容:
  • 关于我们 | 服务条款 | 法律声明 | 文章发布 | 在线留言 | 法律支援 | 人员认证 | 投诉建议 | 合作联盟 | 版权所有 | 本站wap手机访问
  • 江苏新闻网(www.zaoyuanedu.com) © 2025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  • 有害短信息举报 | 阳光·绿色网络工程 |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| 网络法制和道德教育基地 | 江苏通管局

  • 江苏新闻网 版 权 所 有 ,信息来自网络,如有疑问请联系管理员处理!邮箱:501734467@qq.com
  • #